高教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高教研究

广东本科院校少 转型或不易

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量:1101发布时间:2014-03-24

    昨日,有关我国将推出学术型与技术型高考,并将有一半的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院校的高考改革消息见报后,引起各界关注。随后,记者采访了广州市一些教育界人士和考生家长,对这一改革思路进行解读,并发现其中争议声音颇多。

    不少人指出,这一改革新方向对目前高中教学、高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技术型考试的标准也难以确定,同时也质疑在本科院校比例偏少的广东,大批量转型存在难度。同时,不少家长仍持有技术人才不如学术人才的传统观念,这也导致教育界人士对技术型考试与院校的生源与社会认可度产生担忧。

    改革要点1

    高考模式分学术型和技术型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解读:高职与本科不再按分数高低录取消除歧视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认为,改革操作难度不大。不过,他指出,目前广东教育改革好像没内地一些地方快,“但广东先行先试有它的便利,广东招生人数是全国第一的,经济也比较发达,职业教育毕业的人找工作比较容易,平常看到职业院校毕业生工资比大学生更高。”

    而华师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学院院长吴颖民指出,该举措将扩大广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覆盖面。他称,过去就是一次高考,按分数划段,高分考生给普通院校,低分才给高职高专,这样对后者多少有些歧视。如果分开各自报考,就没有歧视问题。

    而执信中学文老师认为,“高考分两条腿走是很好的导向,目前中国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文老师表示,这一改革对重点高中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对一些层次稍微差一些的学校或者职高来说,影响更大而且更有利,“他们的培育目标和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更加明确”。

    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广东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万人,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连续两年全国第一。目前,广东还进行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即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

    争议1:分类考试或减少升学机会

    张敏强建议,应该慢慢打造升读高职与本科的“立交桥”,即“职业院校毕业再回来读学术学位也可以,反之亦可以。”他称,新政甚至可以把学术型考试与技术技能型考试错开时间,考生都可以参加这两种考试。

    不过,对于这一升学“立交桥”,教育界争议颇多。吴颖民指出,“有些高中生不是一开始就一心一意要报考高职院校的,可能还想尝试搏一下上本科院校,能上本科就上本科,‘跳’不上本科就读专科,现在分类考试变成只有一种选择,可能部分人会觉得少了个机会。”

    而且,吴颖民提到,新政要在上高一时就分类教学,“现在广东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数量已接近11。但若职中生要参加学术型人才的考试,其所在职中也要加强文化课,普通高中生要参加技术技能型考试,就要增加技能训练。前者只要有教师就行了,不需要设备,但后者恐怕设备和教师都缺乏,比较吃亏,这也是一个挑战。”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负责人从考务成本来讲,本来可以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就可以解决的事,但是分开之后,将增加不少人力物力。该负责人称,“改革是要改的,但是一定要利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安排。”

    争议2:技能考试考核标准难认定

    同时,一些教育界人士对技术技能考试的考核标准提出了质疑。广州民航职院招办负责人认为,技能型这条路的改革,考核的难度很大,容易滋生不公平的因素。

    此外,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是否能保证技能型考试生源充足,也是教育界人士的一大担心。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作为创新,将高考分为学术型与技能型未尝不可,“国家比较需要技能型人才,又可以分流一部分高考压力。”但他表示,“对于这个问题可否再深入探讨,特别是这样一项这么重大的改革,应该听一下社会各界的意见,不要马上铺开做,而且可能还要小范围内先行先试再铺开。”

    广州民航职院招办负责人亦认为,技能型考核受家长和考生欢迎的程度可能不会太高,因为传统高考根深蒂固,一下子切开划分了楚河汉界,颠覆了传统理念上的高考模式,考生和家长很难一下子接受。

    改革要点2

    地方本科院校半数转向职业教育

    鲁昕同时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

    争议:广东本科院校比例少操作难

    广州某高职院校招生办主任表示,这一做法不仅仅是将本科和高职分开,而且现在是加大了力度,把一般性的大学改成高职,高职院校的蛋糕越做越大。但他认为,广东省考生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广东省的本科院校太少了,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小孩能上本科,所以这几年广东不一定能做起来。

    对此,张敏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一刀切,因为社会不同层面有不同需求。”他称,作为高校本就应好好地为社会服务,若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必然会被社会“大浪淘沙”,不用被政府淘汰。他建议,这些地方本科高校应先把办学方向定下来,做好市场调查,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对于本科院校的转型,吴颖民表示十分支持,“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学术型高校,应该开设更多应用型高校,适当减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增加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但他称,目前要推行此举措,首先要“换脑筋”,“现在社会上的固有观念是,搞应用型工作和具体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好像低人一等,搞学术的就好像高人一等,这种思想还反映在高校里,所以这是很大的改革。”

    改革要点3

    校长也可当企业CEO

    鲁昕还表示,要通过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学校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校长可以做校长,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

    争议:搞学术的校长都去当老板能胜任吗?

    吴颖民则认为,此举措是为了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更密切的合作,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公司作为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但他同时质疑道,“在校长中以学者偏多,要做企业老总谈何容易?这也是一个挑战,可以有这角色的交叉,但不等于每个高职院校校长都去做企业老总,只是为了让高职院校按照企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更‘接地气’而已。”而中大南方学院党委书记陈腾华说:“教育始终是教育,与企业办公司不同。”

    考生和家长:希望能设缓冲期和适应期

    记者采访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对此改革新举措的看法,虽然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好事,但不少家长认为,传统观念仍会阻碍这一改革的推行。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学生家长聂女士赞同这一高考改革,“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工开、有书读了,现在的孩子只顾着读书,缺乏技能,给个机会他们多锻炼一下也好。”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一学生小傅称,这样的高考改革,“可以让每个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不会让很多学生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在社会上用不到。”

    来自潮阳实验学校的考生章肯表示赞成高考改革发展这一方向,“一个国家的发展肯定要有这样的变化,但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个缓冲期与适应期,不要一下子就将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应该慢慢来。”同时他也承认,应该愿意让考生报考技术技能型院校的家长还在少数。而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家长程先生在看到高考新政后,首先强调“我女儿一定不上专科,一定参加学术型高考。”他称,“但长大多希望孩子上重点大学,走上学术型道路,估计将来技术型高考会很少人报。”(信息时报 记者 邝凝丹 韦英哲 实习生 冯权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