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555000kk线路检测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16浏览次数:487

教育部颁布的教高[2001]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根据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新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刻阐述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是一部指导和规范本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现就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构建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合理专业结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法人代表和主要领导作为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教学质量,经常性地研究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我校教学工作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各学院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要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管理,做到职责明确、时间到位、精力专注、效果显著。校、院两级要建立健全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要积极、认真地参与本科教学重大工作环节的建设或整改工作,为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总之,要把质量立校的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各项举措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分解到各级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身上,将学校的工作重点放在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健康发展上来。
二、切实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突出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学校要积极调整预算内经费的支出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要大力加强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购置以及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其达到并超过教育部关于学校基础建设的标准。要逐年加大对实验、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的比例,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所需经费的支出力度。要保障教学业务费、教学仪器购置和维修费以及教学差旅费等教学费用的支出,保证生均四项教学经费逐年有所增长,保证各项教学经费均能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标准。要努力开辟多种融资渠道,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培养、订单培养、合作科研、联合攻关。要努力提高经费投入的效益,学校将根据需要设立多种教改和建设基金,实行严格的申请、论证、审批程序,减少经费投入的盲目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在各种办学资源中,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比拟的。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专业建设的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尽快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数量与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既要吸引招揽高水平的外来人才,更要有计划地培养本校的思想作风正、肯钻研的年轻教师,选拔好学科带头人,组建好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科团队。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明确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尽职尽责、倾情奉献,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要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大力表彰和奖励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逐步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要认真落实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切实做到新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实行“先培训,后上岗”。要强化教师考核管理制度,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要实行教学工作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外聘教师资格的核查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管,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参与教学工作。要完善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对于不适合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实施有效的退出机制。
四、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破除一切向公办高校看齐的思想观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要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要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强对现设专业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对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各二级学院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定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整体优化与特色发展相互协调的学科专业体系。各专业要紧紧抓住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属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按照通识课实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基础课管用、专业课能用的原则,制订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变那种把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把实验当作是理论验证的错误认识,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思路,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制定专业评估方案,定期进行专业评估,保障专业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知识的集成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课程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工作。要根据我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修订、完善教学大纲。要考虑学科专业的交叉,打通课程界限,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要增加应用技能和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学内容;合理确定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要鼓励采用先进的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合作式教学法,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要鼓励采用经过实验等行之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要严把教材质量关,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积极鼓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出版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本校教材。大学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要加大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力度,构建“公共基础+应用技能+实际应用”的课程体系,突出计算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能力。要建立教学研究专项基金,实施申请、评审、立项、验收等程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着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建立课程建设长效机制。
六、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尤其关键。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目前我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比较薄弱,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要区分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宽实践教学范畴。要按基本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和科技创新实践三个层次,从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方面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保证各环节的时间、经费投入和效果的取得。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要适时启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争取用3-5年,建成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和管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贴近实际,要对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严格控制师生比,规范过程指导,加强中期检查以及评阅、答辩等环节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质量。
七、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打造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法、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严谨的学术风气。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要坚持依法治教,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遏制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强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是确保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好决策机制、调控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财务运行机制等重要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严格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从严治教,严格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考查、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要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要采取措施,提高管理干部的责任心和执行力,确保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进行严格的考评,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要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管理效率;要建立健全由分管教学校长负责、教务部门牵头,二级学院为基础,校内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务部和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应按学校的办学规模配备,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要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学管理规律,开展教学管理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持教学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九、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健全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构建基于质量标准系统、组织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监控运行系统、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整改与结果运用系统的责权合一又分工合作的学校、学院(部)、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通过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和信息员制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评估制度等质量监控措施,实施全方位的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和综合评价,并定期进行总结、信息反馈和限期整改。要从经费投入、制度建设、管理创新等多方面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自我评估、自我整改、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教学质量保证长效机制。
十、开展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开展教学工作评估,可以不断提高教职工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加强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自我评估、自我整改、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把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实用、可操作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二级学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要建立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评估结果与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的业绩考核和效益分配挂钩,并作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建设等有关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确保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