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广东赛区比赛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42支代表队的467名选手,在此鏖战3天,角逐18个项目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入场券。
继上海赛区的比赛圆满结束之后,技能旋风再次席卷广州。持续的激情,不一样的精彩。
男女组合——展现技能力量美、精细美
园艺是一个综合性项目,选手们要按设计好的赛题,使用工具对既定造景材料进行制作、安装、布置和维护。比赛考察木作、砌筑等多项技能,由两位选手共同完成。
赛场上,上海代表队的工位吸引很多观众围观。原来,上海代表队派出了男女选手组合。男选手名叫段从亮,只见他身手矫健,正一块又一块地将石块搬到场地预定位置,进行乱石景墙的垒筑。女选手名叫黄星宇,只见她手持瓦铲,正聚精会神地完成花坛的砌筑工作。一静一动,两人将技能的力量美和精细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场上配合默契的段从亮和黄星宇,来自两所不同的学校。本次比赛前,共有16支队伍参加了园艺项目上海市内选拔赛,最终5支队伍进入上海市集训队。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综合实力最强的两名选手脱颖而出,重新组队代表上海参加本次全国选拔赛,角逐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入场券。
起初,两人配合得并不好。因为性格都比较好胜要强,两人经常在训练中出现小摩擦。但在基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两人逐渐明白,唯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比赛中,我们累计要搬运3-4吨重的石料,完成汀步的制作用到的石料每块重达138斤。因为我腰上有伤,所以段从亮主动承担起了所有石料搬运的体力活。”说起这些,黄星宇的语气里满是感激。
女选手也有自己的优势。本次比赛的图纸两个月前就已下发。训练过程中,黄星宇把比赛要用到的所有数据烂熟于心。比赛中,各项目的尺寸精度所占分值最高,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第一天的比赛结束后,段从亮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天我们实现了零误差!”优异的成绩来源于两人刻苦的训练和默契的配合。
碰撞融合——传统技艺迎接新挑战
本次全国选拔赛首次实现了世赛项目全覆盖,有5个项目为首次亮相。建筑石雕、油漆与装饰、混净土建筑3个新项目的比赛在广东赛区举行,其中,建筑石雕项目的比赛尤其受人关注。
石雕艺术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但为何我国选手至今还没有参加过建筑石雕项目的世赛比赛?
“与中国传统石雕更注重艺术表达、作品内涵不同,建筑石雕项目主要采取西方雕刻标准,更加注重准确性,所雕刻的作品也多为字母、几何体。同时,世赛要求采用的石料是一种名为‘葡萄牙米黄’的砂岩,材料的限制也给项目普及带来了一定障碍。”建筑石雕项目裁判长方韶告诉记者,但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中国传统刀法的细腻程度是西方所比不了的。
方韶本身就是一位雕刻大师,作为安徽省歙砚雕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他,已经从事雕刻艺术30余年。2017年,在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方韶以观察员的身份,对建筑石雕项目的比赛规则、操作过程、所用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让方韶感到欣喜的是,本次全国选拔赛的规则设定完全按照世赛标准。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在这个项目上有所突破。”方韶说。
开放办赛——公众享受技能乐趣
和上海赛区一样,广东赛区也采取了开放办赛的方式。据广东赛区组委会赛务保障组组长温世让介绍,广东对省内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中学学生,采取集中组织、分批观摩的形式,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情况下,按照规定观摩路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观摩参观。社会公众可直接到现场进行登记,领取观摩券进入场馆观摩。比赛期间预计观摩人数将达到9万人次。
除赛场观摩之外,本次比赛还设计了互动展示区。互动展示区内,一台模拟焊接的机器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围观。焊接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焊条与焊件接触会产生高亮度的电焊弧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进行操作。
项目的危险性让普通人对焊接敬而远之,但在展示区,所有人都能用模拟仪器体验一把焊接的乐趣。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戴上了VR头盔,眼前清晰地出现两块待焊接的钢板。通过移动手柄,可以将焊条移动到焊接位置,按动手柄上的按钮,焊条与钢板接触,钢板上出现焊接的痕迹,此时耳边伴有噼里啪啦的焊接声音,非常逼真。记者努力地握住手柄,将眼前的焊条按照指示的线路行进,但由于手抖,焊出了一条歪歪斜斜的焊缝。
“实际的焊枪要更重,环境更复杂,最终效果也更难把握。”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少现场观众经过实际的体验,再看赛场上选手们展示出的精湛技艺,纷纷赞叹:真是行行出状元!(胡克凡)
▲建筑石雕项目的比赛首次亮相全国选拔赛。图为选手在比赛中。(胡克凡 摄)
▲焊接项目比赛现场焊花四射,选手精湛的技能和绚丽的焊花吸引了现场不少目光。(江维 摄)
▲园艺项目选手在紧张比赛中。(胡克凡 摄)
▲在展示区,学生在观摩教学设备。(孙兴伟 摄)